【新闻发布会】淮南市不动产登记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主题:淮南市不动产登记工作
访谈时间:2025年4月9日
发布单位:淮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发布地点:淮南市政务服务中心A座10楼7号会议室
发布人:淮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猛
主持人:
各位新闻界记者朋友,大家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各省级驻淮媒体和市内各媒体,本场发布会由淮南传媒集团进行现场直播。
近年来,我市各级不动产登记中心通过流程再造、数字赋能、服务升级等一系列举措,持续压缩办理时限、降低办事成本、提升服务体验,开创了不动产登记窗口标准化服务新局面。今天我们邀请到淮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猛、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姜文俊,围绕不动产登记领域工作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猛介绍有关情况。
张猛: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好,首先,借此机会感谢广大朋友们对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就淮南市不动产登记领域相关工作做如下新闻发布。
产权登记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重大财产权利的关键性制度,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建立,既夯实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基,又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成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2025年3月1日是《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施行暨全国首本不动产权证书颁发十周年的日子,这标志着我国不动产登记从分散走向统一的历史性跨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十年来,省、市一直高度重视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把它作为夯实自然资源产权底板、履行“两统一”职责的重要抓手,建立起了从城市房屋到农村宅基地,从不动产到自然资源,覆盖所有国土空间、涵盖所有不动产物权的中国特色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保护产权,十年见证,不动产统一登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以制度完善为笔,绘就产权保障的民生画卷。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各级不动产登记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建为统领,打造“淮舜登”特色党建品牌,先后荣获“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全市政务服务先进集体”“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在全省营商环境登记财产指标考核中位居全省第一方阵,淮南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被自然资源部评为“全国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窗口建设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
我们通过流程再造、数字赋能、服务升级等一系列举措,持续压缩办理时限、降低办事成本、提升服务体验,紧紧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聚焦企业和群众关切,积极创优营商环境,持续提高窗口效率、提升窗口效能、提增窗口效益,从“来回跑”到“一次办”再到“零见面”,形成了机制顺畅、便捷高效、惠民利企的工作体系,开创了不动产登记窗口标准化服务新局面。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构建市县一体化“淮舜登”智享平台
我们整合了全市、县区全量登记业务数据,升级优化了400余项业务功能,完成了与10余部门60余项接口升级改造,打造了市县业务事项、申办流程、材料清单、受理标准、基础数据库、空间数据库、软件功能“七统一”的标准服务体系,全面实现了“同城通办”。运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面向金融机构、公证、法院、社区、开发园区、公积金、开发公司等多个群体延伸网上办事端口,实现抵押登记和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网办率高达98%。
二、实现高频事项“跨省通办”
畅通沪、苏、浙、皖等地转移登记、首次登记、变更登记等高频事项“跨省通办”,我们制定了《长三角“跨省通办”APP下载指南》,设置“淮舜登‘跨省通办’窗口”,设立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远程虚拟座席,提供远程咨询、自助引导、帮办代办等网络视频交互式服务,建立以全程网办为主、线下帮办为辅的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模式。已成功为无锡市、徐州市、南京市的申请人办理了“跨省通办”登记业务。
三、建立“一站式办结”服务模式
我们设立交易、税收、登记“三位一体”综合窗口,集成水、电、气联动过户,实现“进一扇门、取一个号、跑一扇窗、办多件事”,之前我们办理房屋过户需要去6个窗口,现在只需要在一个窗口即可完成过户。同时,在为企服务方面,我们也专门设立了“为企服务专窗”“党员示范岗”,我们的“为企服务专员”全程为企业提供“帮办代办”服务。以前办理登记需要企业提供营业执照、公章、授权委托书等等,现在我们将授权委托等事项集成在不动产登记申请书一张表内。同时,通过数据共享获取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实现为企服务“四减三增”,最大限度地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成本,增设专线预约上门、专员一对一服务、专区帮办代办。
四、登记服务“不打烊”
我们为办事群众提供延时服务、周末窗口、春节不打烊、证书邮寄等便民利企服务举措。大力推广使用自助查询、自助打证等服务,我们全面实行“预约办理”“绿色通道”“兜底服务”“帮办代办”等特色贴心服务;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制度,我们向社会和群众承诺,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不限号,群众只要有需求,所有登记业务取号后必须当日受理办结,无需预约;对于申请材料不齐全的,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不让群众反复跑路。
五、拓展“带押过户”业务范围
根据省政府相关文件通知,严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全面推广开展“带押过户”登记模式,即我市存量房和工业类厂房在“抵押状态”下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简单来讲,就是住房在抵押贷款状态下,也可以进行买卖了。另外,我们持续深化政银合作,将买卖转让、离婚析产、夫妻之间增减名等原因发生权属变化的不动产登记,全面纳入不动产“带押过户”业务范围,实现“同时办、一次办、一窗办”。
六、创新“一码一票”电子纳税凭证共享应用
通过部门间数据共享,在省内率先开启电子纳税凭证共享应用新模式,实现纸质税票免提交,精简办事流程、压缩办件时间、降低办事成本,此项举措被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在全省范围内推广。自共享以来已获取电子纳税凭证办理登记3万余件。
主持人: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提问时先通报所在媒体机构名称。
安徽法治报记者:
请问,除了以上举措外,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还有其他服务举措吗?这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猛:
好的!我们现在推出了3种发证模式:
一、交房即交证
在开发企业交房现场,运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平台,通过数据共享获取申请人的身份证、户口本等电子信息,运用“云签”进行电子签名,POS机扫码“合一支付”缴纳税费,让业主在交房现场实现“一手拿钥匙,一手拿不动产权证”,这种服务模式大大缩减了购房者的办证时间,2024年我们累计办理“交房即交证”业务2500余件,有效解决了业主落户、子女入学等后顾之忧。
二、交地即交证
我们构建了从供地到登记全链闭环机制,在土地供应、税费缴纳、登记发证等环节,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的当天,同步完成《不动产权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三证”齐发的高效服务,2024年累计办理“交地即交证”业务25件,为25个新建工业项目节省时间成本60%以上。
三、网签即预告
我们将预告登记申请嵌入商品房合同,开发企业申请合同网签备案时,即同步申请预告登记,通过信息共享,实现购房人“网签即预告”“不见面同步办结”。2024年共办理“网签即预告”9600余件,有效避免了购买房屋可能出现的“司法查封”“一房二卖”等情况,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
主持人:
请继续提问。
市场星报记者:
请问,我们淮南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的下一步工作方向是什么?
姜文俊:
好的,依据我们安徽省《关于2025年营商环境不动产登记领域对标提升举措拟订情况》,我中心梳理制定了对标提升举措颗粒化任务一览表,编制2025年营商环境工作计划,推动提高登记“全程网办”便利度、提升登记服务场景应用水平、推动登记便民举措扩面增效、拓展产权登记和地籍调查覆盖范围四项提升举措,同时计划重点推进以下三项工作:
一、推进“延包即发证”实现“放心登”
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的意见》,优化市县一体化“淮舜登”智享平台,打通不动产登记信息与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信息互通共享,推动电子证照应用保障农村承包经营权电子合同与不动产登记有序衔接,实现农村承包经营权电子合同与不动产登记“放心登”,惠及乡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二、搭建“土地超市”实现“惠企登”
建设土地市场交易审批与不动产登记一体化平台,整合土地交易审批和不动产登记服务流程;支持按区域、用途等关键信息检索土地“商品”,实现“云上选地”;规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割合并条件,确保符合相关规划及控制性指标要求,推动土地一级、二级市场建设,实现土地二级市场“交易+登记”“一窗受理、线上审批、只跑一次”,为企高效办成一件事。
三、提升“网办便利度”实现“云易登”
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已实现“最多跑一次”基础上,完善拓展人脸识别、录音录屏等功能,推广使用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合同和电子证书证明,完善“全程网办”为主、线下帮办为辅的“跨省通办”模式,实现全域全业务类型“网上易办”“跨省易办”。
主持人:
请继续提问。
今晚800记者:
热播剧《六姊妹》的拍摄地在淮南,剧中也提到了产权登记问题,请问这一剧情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姜文俊:
好的,我们借助热播剧《六姊妹》以“江都到淮南”西迁精神为文化纽带,与扬州市江都区(六姊妹一家迁出地)不动产登记中心签订高频业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依托“跨省通办”渠道,与扬州市江都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开通“姊妹连心”直办业务,移民及其家属可通过线上或线下渠道,查询与祖籍地相关的不动产档案,如产权信息、历史记录等;同时,依托“跨省通办”平台,移民无需返回原籍地,即可在淮南直接办理江都区的不动产登记业务,如产权变更、抵押登记等。我们计划与江都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建立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确保数据准确、流程顺畅,为支持“三线建设”的移民及其后代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一体化发展。
主持人:
感谢发言人的发布。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