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关于进一步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助推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召开
发布主题:聚焦重点项目、落实要素保障
访谈时间:2025年5月14日
发布单位:淮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发布地点:淮南市政务服务中心A座10楼7号会议室
发布人:淮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马强
淮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用途管制科科长荣伟
主持人:
各位新闻界记者朋友,大家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参加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各省级驻淮媒体和市内各媒体,本场发布会由淮南传媒集团进行现场直播。
为进一步加强经济宣传和预期引导,我们启动开展“奋发有为往前赶——加快淮南高质量转型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集中介绍我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重大举措,营造干字当头、创先争优、决胜“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浓厚氛围。本场是系列新闻发布会的首场,解读近日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助推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是:淮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马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用途管制科科长荣伟。
首先,有请马总工程师作介绍。
马强:
主持人好!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首先,借此机会感谢广大朋友们对淮南市要素保障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下面我就今年出台的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政策文件向大家作一简要介绍。
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关系到环境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于有效助推我市产业转型和建设项目顺利落地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全市共批准建设用地14471亩,供应土地12771亩,争取各类建设用地指标1万亩,保障引江济淮二期、武王墩墓展示利用设施、S63高速、S10高速、淮南淮河大桥等重大项目用地,有力推动我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作为要素保障部门,今年全市自然资源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2025年3月24日,为深入贯彻中央及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提升资源保障能力,促进资源高效配置,保障重大项目落地实施,我局会同市林业部门起草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助推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
新的举措有几大特点。
一是多维融合。要素保障政策聚焦规划引领、规划选址、用地用林、土地供应、自然保护地准入、不动产登记等多个环节,优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全流程工作,将项目建设推进与要素保障相互融合,实现依法依规、精准施策,为项目用地开展全流程服务。
二是多方联动。继续完善发改、交通、水利、林业等部门会商机制,落实重点项目全程跟踪联系服务,积极主动对接市高新区、寿县新桥园区、煤化工园区等我市重点区域,上门服务,面对面沟通,梳理项目难点痛点,优化要素保障工作路径。
三是多级协作。落实市级自然资源部门要素保障专班引领作用,构建领导班子成员主负责,专班牵头调度,各科室、事业单位分工协作,县(区)局落实属地职责的重点项目全程跟踪联系服务机制,明确“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安排专人跟进项目,提供用地政策指导,实现要素保障工作多层联动,确保政策真正落实落细。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部门联动,进一步落实自然资源领域重点工作要求,持续做好要素会商协商,从规划管控、统筹指标、用地用林、资源保护,资源供给、不动产登记等多环节精准要素保障服务,推动重点项目落地,以有力有效的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
好的。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提问时先通报所在媒体机构名称。
安徽法治报记者:
刚才发言中提到今年出台了新的要素保障政策,请问一下,政策有哪些新的变化和值得关注的地方?
马强:
我局会同市林业部门起草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助推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包括规划管控、用地用林、资源供应、资源保护、政务服务5方面23条举措,主要内容体现在: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保障。开展总体规划优化调整,将重点实施的交通、能源、水利、民生等项目纳入规划保障范围,推进详细规划精准覆盖。注重挖掘武王墩考古遗址公园、寿县古城、九龙岗时光小镇等历史文化资源内涵,助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专项规划编审,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重点推进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村庄规划编制。
二是提高用地用林保障质效。实行重大项目用地全程联保,统筹用地指标向新兴产业、重大基础设施、民生项目、乡村振兴项目倾斜。实施项目选址综合论证,提升项目用地审批效率,强化项目涉林要素保障,推动用地用林联动审批,实行市级以上重点项目用林“容缺+承诺”办理,建立分期分段审批机制,运用先行用地、临时用地、组卷报批用地等方式,按节点保障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三是优化资源供应结构。建立多元化土地供应方式。推行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长期租赁等方式供应经营性用地(住宅用地除外),降低产业用地成本。深化空间复合利用改革,支持工业、仓储、科研、商业等用途混合布局、空间设施共享,加大存量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积极推进申报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
四是推进资源统筹管理。组织编制耕地保护专项规划,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扎实推进补充耕地工作,统筹重大项目占补平衡指标保障。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优化自然保护地准入办理。引导建设项目节约集约用林,加快建设项目用林前期审批效率。积极申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探索创新土地整治新模式。
五是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探索建立工业项目用地“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机制,实行建设项目“多证联发”。深化不动产登记全业务类型“全程网办”,构建以线上办理为主、线下帮办为辅的“跨省通办”服务模式。
主持人:
好的,请继续提问。
市场星报记者:
请问,此次自然资源部门出台的要素保障政策对于保障我市交通、水利、民生、文旅等项目落地有哪些创新的亮点?
荣伟:
为落实安徽省自然资源厅 安徽省林业局印发《关于强化自然资源要素服务保障若干政策举措》文件精神,继续强化与发改、交通、水利等部门协同联动,会同林业部门推动用地用林工作。
一是推动用地用林联动审批。探索建立用地用林联动审批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同和信息共享,实行随到随审、快审快报,实现用地用林报件受理、审查审批全流程业务融合。
二是推动统一数据管理。加快“一张底图”规范化进程,以“三调”成果为统一底版,以国土空间规划及“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为依据,综合考虑地类来源的合理性、合法性,科学合理明确林地管理边界,规范林地管理。
三是推行项目同步踏勘。落实“一次查验”现场踏勘,核实用地范围后,以土地勘测定界结果为基础,统一现场踏勘。推行“一并公告”用地用林,建设项目用地用林可同步公示,在符合公示要求的前提下对公示结果互认,推动用地用林信息高度集成融合。
主持人:
好的,请继续提问。
淮河早报记者:
国家正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请问,要素保障工作如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荣伟:
涉及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局紧紧围绕几点工作发力。
一是下达用地计划。今年对各县区下达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督促县区组卷报批,做好项目用地服务,安排比例超过5%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农民建房指标用于保障县区农村村民住宅用地需求,做到应保尽保。
二是指导县区开展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锚定全年目标任务,分解县区责任目标,指导县区项目组卷,加快实施方案审查。结合成片开发方案执行,摸清用地需求,建立与行政区域内开发区对接机制,促进增减挂钩项目后备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及时利用。
三是推进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注重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重点落实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及有条件、有需求村庄编制村庄规划,加强与精品示范村建设方案的融合,统筹安排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空间,合理布局一二三产业项目用地。
主持人:
好的,请继续提问。
今晚800记者:
我市这些年正面临产业转型和经济向稳向好发展的课题,请问,在推动新兴产业“双招双引”和产业培育提质增效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具体有效地落实要素保障工作?
马强:
我局贯彻落实全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及市“两会”会议精神,积极谋划部署2025年发展任务,通过以下三项措施深入贯彻落实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工作:
一是落实规划计划,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和交通、能源、水利等专项规划的衔接,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要求,推动各类建设用地计划向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倾斜。推动我市建设项目申报国家、省重点项目清单,探索创新重大项目土地政策支持机制,主动融入区域战略,优化资源配置。
二是提升工作质效,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强化要素专班职责,健全重大项目用地全程服务机制,打通服务项目“最后一公里”。注重城乡融合和文旅融合发展,积极盘活低效土地,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灵活运用先行用地、临时用地、报批用地等方式确保年度季度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三是转变服务形式,提升惠企惠民服务能力。主动跟进、靠前指导县区、园区、项目企业做好项目前期,推动与产业项目立项同步开展。持续创优营商环境,做好不动产登记,深入推进“带方案出让”“拿地即开工”等工作,化解房地产、工业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不断优化窗口管理服务,提高公众满意度。
主持人:
感谢两位发言人的发布。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