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国土资源局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省市有关工作部署,由淮南市国土资源局编制。全文包括主要工作措施、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7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如对本报告有疑问,请联系淮南市国土资源局(地址:淮南市田家庵区朝阳东路229号,邮编:212001,联系电话2699100)
一、主要工作措施
按照淮南市人民政府的工作部署及要求,在市政府信息办的指导下,2017年淮南市国土资源局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着力落实工作机制,完善各项制度,切实回应社会关切、保障群众知情和规范权力运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我局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并及时根据人事变动进行调整。制定了国土资源信息化及我局门户网站建设的基本思路、具体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由局办公室负责,各县区国土局(分局)、局属各事业单位、局机关各科室均确定1名信息员,负责信息资料的搜集整理和上传。形成了“科室主动申报、分管领导把关负责,齐抓共管、分工负责”的网络信息化建设格局。
建立了政务信息公开审查制度,明确了公开时限、目标任务,确保政务信息网上公开依法、规范、及时、准确、真实有效。同时,建立了监督评议制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主动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通过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有效促进了全系统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完善落实制度管理
我局坚持依法公开、真实公正、讲求实效、利于监督的原则,结合实际,先后印发了《市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管理暂行规定》《市国土资源局虚假或不完整信息澄清制度》《市国土资源局政风行风热线工作制度》《市国土资源局“市民心声”回帖工作制度》《市国土资源局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市国土资源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市国土资源局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协调制度》等各项信息发布、报送、审批、责任追究制度。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五公开”, 细化全年政务公开任务,明确各科室(分局)的公开职责,规范信息的采集、审核和发布流程,做到“应公开尽公开”、“涉密信息不公开,公开信息不涉密”。确保政务公开工作有章可循,管理规范有序,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并建立信息考核机制,每月对各县区国土局(分局)、局属各事业单位、局机关各科室信息报送情况进行通报并拨付稿费,年终对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按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三)夯实网站基础建设
一是全新改版门户网站建设。根据省厅关于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最新要求,抓住市政府政务公开办对全市政府网站进行优化升级的契机,3月,对局门户网站和政务公开网进行全面改版升级。进一步优化了网站版面和栏目设置,完善了站内搜索和在线查询等各项功能,积极满足社会各界各个层次的需求,提高了为群众服务的质量和办事效率。新版门户网站于6月份正式开通使用,并纳入市政府网站集约化管理平台。
新版网站页面设计更加实用便民,栏目设置精简合理,浏览查阅更加便捷。政务公开内容主要包括:机构设置、政务公开、国土业务、网上服务、法律法规、公众互动六大类,四十多个子栏目。为方便群众保留了便民服务、天气预报、全文检索等功能区,将微信、微博以二维码形式在首页展示,群众可直接扫码进入页面。其中“政务公开”栏目直接连接至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公众互动”栏目直接连接至市政府“市民心声”网络问政平台,舆情信息收集渠道较为方便畅通。网站内容做到每日更新,及时发布行政审批结果、各类发文和工作动态,主动公开机构职能、人员、电话及财政预决算信息,增加工作透明度,真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下一步将继续优化网站版面和栏目设置,不断完善站内搜索和在线查询等功能。
二是完善部门信息公开。对照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网新版目录要求设置了信息公开目录,按照组配栏目逐条进行分类、分栏目,基本做到每日更新。努力建设惠民利民、信息共享、运行高效的国土资源政务公开体系。
三是增强舆情回应能力。在局门户网站公众互动栏目设置了咨询投诉、民意征集、网上调查等栏目,政府信息公开网设置了重要舆情收集和回应目录,以多种形式不断加强与市民的沟通渠道建设,重点做好“市民心声”回帖和“市长热线”办理,做到事事有回复、件件办到位、桩桩可追溯。全年共办理市长热线423单,市民心声127单,省厅转来“安徽省政风行风热线”3件,安徽省党委留言系统“给省委书记留言”1件。市长热线办理量较2016年同比增加63.9%。
(四)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除市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网、市局门户网站以外,我局还充分利用市政府协同办公系统、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市政府网站《市民心声》专栏、省电台“政风行风热线”国土资源特别节目、政务公开办组织的“在线访谈”等多种平台,多渠道及时公开部门相关信息,使主流、准确的政务信息广泛传播。2017年,我局在政务微博发布信息70条,微信发布信息35条,参加政风行风4次,在线访谈1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本年度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量
2017年,我局全年在局门户网站主动公开各类信息930条,其中市局要闻135条,基层咨询276条,转发部省要闻157条,公布相关业务805条、政策法规17条、通知公告14条。2017年6月我局对门户网站栏目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在门户网站开辟政府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卫片执法专题、土地日地球日、网站安全、征地信息、人大代表议案与市政协提案办理、“两学一做”、责任落实年、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共10个专栏,基本涵盖了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全貌,满足了社会各界各个层次的需求,提高了为群众服务的质量和办事效率。
全年在淮南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网发布各类政务信息635条(次),其中重点领域公开200余条,全文电子化率100%。截至2017年底,我局在淮南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网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385条,全文电子化率100%。
(二)本年度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类别
我局在淮南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目录分为22大类,83个子目录。主要有政务公开年度重点工作、机构设置、人事信息、政策文件、规划计划、行政权力运行、部门预决算、招标采购、精准扶贫、新闻发布、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应急管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题、新媒体应用、重要舆情收集和回应、依申请公开、土地征收、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矿业权出让、房地产市场监管等类别。其中重点领域目录行政职权、行政审批、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招标采购、征地信息、建设用地审批、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信息公开等。
(三)本年度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形式
一是通过市国土资源局门户网站和淮南市政务信息公开专网全面公开发布政务信息。二是借力公共服务设施公开政府信息。通过提供公开信息给市档案馆和市图书馆,供公众查阅;依托局属档案管理中心、局系统办事窗口、局系统各办事大厅电子显示屏、局系统宣传栏定期公开重要政府信息。三是充分运用媒体平台发布重要信息。通过淮南日报、淮南广播电视台、安徽日报、新安晚报、中国国土资源报、政务微博、国土微信等新闻媒体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
2017年,我局共受理政务信息公开申请13起,主要申请公开部分地块征地相关信息。针对申请人申请内容,我局在第一时间与申请人进行及时沟通,在规定时间内当面或书面答复了当事人。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我局2017年度及历年政务信息公开均未收取任何费用,也无减免情况。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7年全年未发生针对本部门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
六、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7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开的时间还不够及时,形式不够丰富,主动公开的力度和广度还不够,公开的信息对百姓的需求不够贴近,对上级要求和群众期望还有一定差距。
2018年,我局将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继续加强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基础性工作的建设,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落实开展。
一是进一步加强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公开职责、细化任务分解、完善报送机制,推动政务公开常态化,制度化。
二是坚持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确保经常性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做好局门户网站和信息公开网站建设与网站信息发布安全,严格落实信息发布制度,保证信息发布规范有序;提高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做到动态工作随时公开、日常性工作按时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绩效考核,从信息发布的及时性、有效性、规范性、公众投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方面,全面提高信息公开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