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式”规划提升城市品质活力
近年来,淮南市依托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1310”行动计划,创新单元详细规划与城市更新、生态修复、低效用地等专项规划“多规联编”,探索“以用定治”市场化生态修复模式,实施水电气网“随路先建”……在城市肌理塑造、绿肺打造、血管疏通方面三管齐下,以“问诊式”规划构建集约、生态、韧性的发展空间,城市内外兼修的宜居品质不断完善。
塑肌理。制定淮南市公共空间治理导则、开发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导则,依托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创新“四联动、四结合”发展模式,实施区域、产城人、市区、市企联动,结合城市功能、商业业态、房地产市场、生态建设发展需求,建立“片区(园区)+单元+地块”详细规划编制体系,划定46个片区单元,完成谢家集经开区、姚湾片区、九龙岗民国小镇等13个重点片区单元规划及部分地块详细规划。推行“配套先行+弹性供地”,“一地一策”盘活低效用地31宗4300亩,依托田家庵前锋片区等10个更新方案,改造老旧小区180个约7.6万户。
造绿肺。编制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及绿地系统、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构建“两廊四带多核”的生态保护格局,整合林地、矿山、岸线、绿道修复工程,实施西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一期等5个项目。结合“批、储、供、用”图斑,打通高压走廊、建筑退让、水系与开放空间隔阻,构建“两脉多廊多园”蓝绿空间,形成“郊野公园—市级公园—社区公园—游园”四级公园体系,新增街头游园54个,新增改造城镇园林绿地577万平方米,城市绿道98公里。
疏血管。出台城市地下管网管廊及设施建设改造实施方案,统筹编制排水防涝、供热、燃气专项规划,实施水电气管沟“随路先建”,“一厂一策”推进“厂、网、源”综合治理,续建田家庵区西部片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工程等33个项目,开工淮南市第一污水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工程等13个项目,畅通城市排水泄洪通道40.2公里,新增雨水管网135公里,基本构建以城市燃气、供水、桥梁、排水防涝为重点,覆盖主城区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主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