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嘴孜煤矿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成效初显

发布日期:2025-09-10 14:59 来源:生态修复科 作者:贺国强 阅读次数: 字体: [ 大 ]  [ 中 ]  [ 小 ]

李嘴孜煤矿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山王镇境内,受矿山多年开采活动影响,矿区内已形成沉陷面积约1222.6公顷,其中积水面积约330公顷,修复前沉陷区内道路受损、土地沉陷、水系破坏、矸石堆存,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及生态环境受到影响。目前,李嘴孜煤矿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工程基本完成,临水道路修复后被网友誉为“八公山小苏堤”。

通过生态修复之后,区域交通更加便利,累计修复农村生产道路20余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456套,新建临水护栏13公里,为当地群众生活出行、农业生产提供了十分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安全保障;耕种质量持续提升。通过农业设施建设修复和土地整治,累计治理农田水系12公里,修建过路涵296处,清运矸石40余万方,修复沉陷受损耕地6325亩,其中新增耕地859亩,耕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得到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围绕口袋公园建设,累计建成1600米环水线路,形成观赏水域360亩、观景平台2处,绿化植树8000余株,区域小气候得到涵养;群众获得感切实增强。沉陷区环境改善后,生活便利程度提高,“八公山小苏堤”成为了网红打卡地,周边群众又多了一处休闲游玩的生态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