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现场查勘 精准服务市政项目规划审查
为深入贯彻落实构建多式联运、多能互补、安全韧性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的发展要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市政类项目规划方案审查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加强现场查勘为核心抓手,着力提升审查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确保各项工程方案科学合理、精准落地。
紧密围绕城市发展需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顺利完成了一批关键项目的初审工作,并已呈报市资委会审定。项目涵盖能源输送、公共交通、城市配套等多个领域,包括芦集-潘集110kv线路、洛上二线110kv线路、潘集电厂二期配套检修楼、金茂公交站等。同时,依据《淮南市公共空间治理导则(试行)》及《淮南市水电气等管沟“随路先建”探索实施方案》等最新规范,重点审查了淮南高新区春华街、洞山东路大通工业园区开口顺接工程及北纬四路等项目方案,旨在从源头上强化城市公共空间秩序和地下管线统筹管理。
在审查过程中,面对项目类型多样、现场条件复杂等挑战,仅依靠图纸和文本进行“案头审查”难以发现深层次问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采取“现场工作法”,将实地查勘作为审查工作的强制性前置环节。一是聚焦关键节点,带着问题查勘。 对于如110kv输电线路等线性工程,审查人员直接徒步踏勘选线路径,重点关注跨越铁路公路、邻近居民区、地形地貌变化等关键区段,使路径方案优化更具针对性。二是对标技术规范,结合实际研判。 在审查春华街、北纬四路等道路项目时,充分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对有布设需求的管(杆)线,严格对照“随路先建”要求,实地核实管沟布设位置、标高与周边现有管网的关系,避免设计冲突。